2022年12月28日 星期三
2022年12月26日 星期一
2022/12/24 全人醫療教育工作坊
敘事醫學的挑戰
家醫科和精神科的教學挑戰,相似點在"敘事"(聽病人完整的故事)
- 傾聽:學生鮮少能夠做到傾聽
- 邏輯:報告敘事的邏輯要清楚
- 再敘:轉述病人的故事要還原真實
- 同理:同理心很難教
教學計畫負責人的挑戰
- 向上要取得長官的資源和認同
- 對於同事要將分工的權利與義務平均化
- 向學生要能做到勞逸均等,對歪瓜劣棗溝通
臨床教師適任性
最好的分工是讓每個老師只教他最擅長的東西。
輔導
輔導學員的關鍵在於建立信賴關係。要耐煩,不要逃避。
2022年12月25日 星期日
2022年12月19日 星期一
2022年12月8日 星期四
2022年12月6日 星期二
2022年底我對於投資中國的看法
2022年12月4日 星期日
2022年11月22日 星期二
2022年11月13日 星期日
2022年11月12日 星期六
2022年10月18日 星期二
談中國A股的指數投資策略
2022年10月5日 星期三
莉可麗絲 Lycoris Recoil 觀後感
這就是一個百合番,而且兩位女角都很香,可說本作的名聲都是由這兩個要素構成的,也因此獲得巨大歡迎。除此之外,扎實考據的槍枝與軍事動作也獲得好評,尤其是千束招牌的CAR近戰槍法。至於千束本人則又是一個無敵主角,以閃避的特殊能力作為基礎,沒有人能夠用正面戰鬥的專業擊敗她,最近無敵主角的作品還真是受歡迎呢。
2022年9月29日 星期四
2022年9月27日 星期二
股市歌曲改編 歡迎來到獲利至上主義的教室--DANCE IN THE RISK(在風險中起舞)
2022年9月13日 星期二
2022年8月21日 星期日
第四年主治醫師的心得
到去年底之前主要是在準備台灣肥胖醫學專科的考試,並考取到專科證書。
而今年前半花了比較多的時間閱讀各種投資大師的著作,最終對於指數投資有了更為全面的了解,並把這份理解在家醫年會上的場合分享出來,成為我首次的投資講座。而後也根據台灣的肥胖指引,做成了自己心目中的減重飲食流程圖。
而今年前半年花了一點時間回去玩四驅車,漂亮的車子大概做了三四輛,但是因為比賽沒什麼成績,覺得自己還是沒有天分吧,因此又快速棄坑回來我的模型領域。
今年五月的時候開啟了號稱專看老人肌少衰弱的專診(名義上是在台北,不過林口桃園院區也都有做),一開始都還是一般性的病人,近期逐漸累積了老年症候群的個案,希望在後續服務的質和量上都能有所精進。
2022年8月17日 星期三
2022年8月2日 星期二
我的肥胖治療飲食指引
作者:林彥安醫師
終於想要推出自己心目中的減肥飲食指引啦~融合了台灣每日飲食指引,與台灣肥胖防治指引手冊的內容。但是不包含地中海/得舒飲食等健康飲食的內容。這也是我這麼多年來第一次推出原創的臨床指引,希望還會有下一次。
2022年7月19日 星期二
86 -不存在的戰區-第一二季
今年的上半年意外的很迷這部動畫,究竟深層原因為何?我覺得對我來說有兩個出自潛意識深層,但可以簡單講完的理由。這部在講的其實就是:
-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老婆
- 終究有個人無論你如何拚戰奮鬥,就算失去音訊,還會跨過國界來找你
雖然這是虛構作品,但是能夠滿足的就是這個想像
2022年7月17日 星期日
2022年5月29日 星期日
捍衛戰士2--TOPGUN MAVERICK心得
2022年5月11日 星期三
2022年5月8日 星期日
2022年4月23日 星期六
2022年4月22日 星期五
2022年4月17日 星期日
<致富心態>心得
1. 根據人生歷程不同,做不同的財務決定都是合理的
2. 生活中出現的每一項結果都是運氣的外力導致。面對失敗時應該原諒自己。
3. 實現目標後停止追逐/社會比較一開始就別參加/滿足就是夠了
4. 每個人都能做到的秘訣是時間
5. 活下去才能長久堅持,發揮時間的效果。不計一切代價活下去
6. 長尾就是:下一個
7. 金錢最大的價值就是掌控自己的時間與增加選項
9. 沒花掉的錢才是財富
10. 存錢就是:安全邊際,增加彈性,掌控時間,等待的本錢
11. 合理比理性更有助於長期堅持
12. 這次有20%不一樣:未來一定有前所未見的意外造成重大影響
13. 安全邊際就:備餘
14. 當自己看法改變的時候,就換一個方法
15. 指數投資要付出的代價:接受波動性
16. 知道自己在玩什麼遊戲,且不被玩其他遊戲的人影響
17. 末日預言受歡迎,卻容易忽略樂觀面的力量
19. 運氣至關重要/增加投資時間/錢=時間的掌控權=幸福感/存錢是最好的緩衝與安全邊際/安全邊際=活下去=增加時間
簡短結論
- 金錢就是:掌控時間/獲得彈性/同他人獲得幸福感
- 成功學就是:運氣/長尾/下一個
- 投資就是:活下去/安全邊際/增加時間
2022年4月5日 星期二
2022年3月16日 星期三
指數投資其實很難
抗拒買進熱門飆股的誘惑很難,
承受市場風險,隨著指數抱上抱下很難
選擇買進報酬不起眼的債券很難,
看到自己的績效落後標杆指數,要不動聲色很難
無視近期巨大的虧損,選擇定期再平衡很難
選擇直接單筆all in,當然也很難。
如果指數投資是一件簡單可以做到的事,那為什麼這麼多海外大師,或台灣有經驗的散戶都要寫書推廣指數投資?雖然指數投資理論上長期的勝率很高,但是要能真正做到stay the course,就是很難不是嗎?
有時候會想著,為什麼要跟選擇配息金融工具的人計較呢?他就是沒有能力承受風險換來等價報酬嘛,所以本來就會得到較低的總報酬率。不承擔市場風險,就不會得到市場報酬,選擇就已經反映結果了。長期指數投資所要承受的市場波動,其實並非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
2022年3月15日 星期二
2021年早期腎臟病照護手冊 腎臟保護性藥物一覽
- ACEI/ARB: 可減少蛋白尿+延緩腎功能惡化
- SGLT-2 inhibitor(dapa/cana/empa): 可減少蛋白尿+延緩腎功能惡化
- Non-DHP CCB(verapamil/diltiazem): 可減少蛋白尿+延緩糖尿病腎病變
- Pentoxiphylline: 並用ACEI/ARB可減少蛋白尿
利尿劑:多數患者都應使用至少一種利尿劑,1-4期慢性腎病患者都可以用thiazide利尿劑,4-5期建議改用loop。
2022年3月10日 星期四
2022年3月6日 星期日
目前大師們對於指數投資不同意見的見解整理
股票部位
- <鄉民的提早退休計劃>:美國股市+國際股市(伯格頭三基金)
- <約翰伯格投資常識>:可以只投美股不用分散國際
- <投資金律>:可以加入小型,價值型或不動產型,國際分散可以考慮追蹤誤差做調整
- <智慧型資產配置>:小型股能提升報酬。若已熟練固定再平衡,可考慮動態與過度再平衡。
- <漫步華爾街>:推薦從自助房開始投資
- <漫步華爾街10條投資金律>:夠有錢再分散到國際。強力推薦加入房產或REITs。
- 清流君:市值搭配小型價值股,75/25因子投資是可以的
債券部位
- <鄉民的提早退休計劃>:總體債券指數(BND)(伯格頭三基金)
- <漫步華爾街>:總體債券指數
- <投資金律>:一律美國短期公債,拿其他的就是呆瓜
- <智慧型資產配置>:五年短期公債
2022年2月28日 星期一
2022年2月22日 星期二
論什麼是投資風險
<投資最重要的3個問題>心得
由於我覺得要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事還是太過困難了,不必這樣期待自己,所以省略掉第二個問題。但是另外兩個問題還是非常實用:
1. 你知道的事情有沒有可能是錯的?
3. 你的腦袋為什麼要騙你做決定?
一句話講完投資經典系列
- 漫步華爾街:現代投資組合理論+買進持有。
- 漫步華爾街五十周年版:存錢+指數基金。
- 漫步華爾街的十條投資金律:現金+股債房。
- 約翰伯格投資常識:降低投資成本就對了/買美股就好。
- 鄉民的提早退休計畫:VTI+VXUS+BND。
- 投資金律:指數基金+短債。
- 投資金律二版:要賭就小型價值股,要穩就短債。
- 智慧型資產配置:加入小型股,善用再平衡。
- 因子投資:投多因子就好了。
- 雙動能投資:對指數用時序動能就好了。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獲利公式:延長時間就是降低風險。
- 投資最重要的事:控制風險才有好報酬。
- 投資最重要的3個問題:除非掌握市場不知道的事,不然不要操作。
- 被動投資學:主動基金和主動操作,越累加越不利。
-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退休前花錢體驗人生。
黑盒子:關於國際股市的配置選擇
這個部份我實在不敢亂推薦,因為做國際分散所帶來的風險特性就是:短時間內的最大下跌風險更高(美國死全球死的概念),但長時間能夠避免單一國家低報酬的風險(例如萬一台股或美股長期下來表現不好),穩賺不賠的持有時間從20年提前到15年。
2022年2月18日 星期五
當市場下跌時,承受虧損的心態
我認為比較實際的方法有兩種:
- 從報酬入手:解釋波動和市場報酬之間的關係,市場波動就是報酬的來源。
- 從風險入手:風險資產持有越久,風險越低,越不容易虧錢。
不然講再多都是幹話
2022年2月11日 星期五
投資穩賺不賠所需的持有時間
- S&P 500指數/動能因子: 20年
- 國際股市分散: 15年
- 債券/多因子分散(包含獲利/品質因子): 10年
- 股債配置: 5年
可以看出不管是國際分散,因子分散,還是分配給債券
分散投資的意義就是把穩賺不賠的時間門檻往前移
2022年2月9日 星期三
<因子投資>心得
因子投資的本質是"分散投資"。如果能用"分散風險",而非"增加報酬"的角度看待因子投資,會比較能正確理解這門學問的精神。
因子投資的概念,就像指數投資用市場波動因子來獲利,擴展到用其他有報酬解釋能力的因子來獲利。這些因子包含規模(小型股)/價值(低價股)/品質(好公司)/動能等等。但是對因子做分散投資,不必然會帶來更高的報酬,因為除了動能因子外的大部分因子,預期報酬都低於市場波動,加上因子分散之後的個別獲利也被分散。
因此能夠提升的是「風險調整後」的超額報酬,也就是降低風險。或是換句話說:加入了「多因子組合」的大盤之中(有人問說人類有可能擊敗大盤嗎?當然有可能,看你用什麼組合來定義大盤而已。多因子的大盤勝過單因子的大盤,當然是可能的)。為了這個目的,實務上使用包含多因子的單一基金,是較佳的選擇。
2022年1月19日 星期三
2022年美股資產配置風險回測結果
這個年初我再平衡設定的資產配置為:
- VTI 30%
- VXUS 10%
- MTUM 10% =>用來對抗飆股
- AVUV 5% =>萬一價值因子有效所以配一點
- VFMF 5%=>但我又不太信任純價值,所以混一點多因子稀釋價值的影響
- IMTM 4%=>成熟國際動能
- AVDV 3%=>成熟國際價值
- AVES 3%=>新興市場價值
- CNYA 3%=>補足A股曝險不足,以2.5%為基準,補到3%
- FLTW 2%=>地表最低費用率台股ETF,做一點點本土偏誤
- VNQ 3%(預計要出清)
- ITA 1.5%=>個人興趣
- ZROZ 10% 理論上最強的美股負相關性
- IEF 5% 純美國公債中報酬與波動較平衡者
- GBTC 0.4%
- ETHE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