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3月16日 星期三

<智慧型資產配置>讀後心得





這本書的定位我想應該是<投資金律>的前身,但是威廉 伯恩斯坦在這兩本書之中,都涉及太多自己個人的看法。我個人認為<投資金律>的論點並不是絕對的,投資大師的言論也不一定照單全收就是OK。

但是我覺得綠角和伯恩斯坦應該很合得來,他們對於效率前緣的詮釋,資產配置的示範都非常相似。他們是屬於同一類型的人,但有沒有不屬於這種類型,也能做好指數投資呢?我想一定還是有的,這就是其他大師的著作也值得參考的原因。


可望不可及的效率前緣


那麼,"智慧"型資產配置,到底智慧在哪裡呢?其實綜觀全書我並沒有很明顯的看出來,因為伯恩斯坦自己也說,真正的效率前緣並不存在,只能用多元分散的組合.在各種情況下都能接近效率前緣。但我不會把廣泛分散的基本作法,稱之為"智慧"。


引進小型股的超額報酬


在多種分散機制當中,伯恩斯坦尤其信任小型股帶來的超額報酬,所以資產配置中一定有小型股一份(但是相對於<漫步華爾街>,他不太提房地產)。當然規模因子公開以後的超額報酬一直在減少,到了我們這個年代,這種對小型股報酬的想像,可以進化成小型價值股的部位,或是因子投資的觀念。



固定與動態再平衡


我認為這本書比較具備"智慧"的創見,是在於對再平衡的認知。一般我們會覺得再平衡是用於控制風險,再平衡能增加報酬的想法講出來一定會被酸。但作者認為動能均值回歸會交替出現,在這種前提下進行再平衡,就更有機會做到買低賣高提高報酬。

甚至當某一部位過度超跌的時候(EX:現在的中國股市?),可以做出過度再平衡這種略提高風險的動態操作。有觀念與技術性的再平衡,是我認為有"智慧"含量的地方。

一句話講完<智慧型資產配置>:「加入小型股,善用再平衡。」


相關投資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