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9年9月1日 星期日

高血脂的治療(2024/12改版)


作者:林彥安醫師




本篇加入了2022年台灣初級預防指引的內容,並因應指引中表明不引用ASCVD risk的立場,因而刪除了AHA 2018/2019的引用內容,而專注於描寫以台灣人為中心的臨床指引。另外台灣開始討論了ApoB的問題,飲食衛教的方向也有了微妙的改變。

為什麼需要降血脂?





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預防動脈粥狀硬化所引發的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很多,血脂只是其中一環,其他能改變的因子包含:血壓,血糖,以及生活型態,吸菸,飲酒,飲食,運動,體重控制等等。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血脂控制的最佳化作法。



血脂是什麼?何謂好的與壞的膽固醇?





健檢報告裡常出現的血脂數值,究竟代表什麼意思呢?血脂就是脂肪和膽固醇在血液裏面,用像是塑膠袋的細胞膜,打包起來的樣子,稱為"脂蛋白"。我們可以把脂肪和膽固醇當成是一箱箱的貨物,用脂蛋白這樣的貨車來運送。




從肝臟製造出的脂蛋白,分成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兩種。

低密度脂蛋白就像宅配,把脂肪和膽固醇發送到身體各個細胞。然而如果宅配的貨物(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太多,會加速血管的粥狀硬化與相關疾病發生。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是越低越好,所以又稱"壞的膽固醇"。

與低密度脂蛋白相對的是"高密度"脂蛋白,就像一輛輛的垃圾車,能夠從周邊細胞回收膽固醇與脂肪,能夠減少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這個過程稱為反向的膽固醇輸送。保持清潔的垃圾車是越多越好,因此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是越高越好,所以又稱"好的膽固醇"。


2017/2020/2022年台灣血脂指引合併更新





台灣2022高血脂指引建議低風險族群的LDL-C控制目標,採用危險因子數目計算法,在此採用的危險因子如下:

  1. 年紀(男45女55歲之後)
  2. 早發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女65歲之前)
  3. 高血壓
  4. 吸菸
  5. 低HDL-C(男<40;女<50)
  6. 代謝症候群

根據危險因子的數量,初級預防的LDL-C目標如下:
  • 0危險因子的目標為<160
  • 1危險因子的目標為<130
  • 2危險因子的目標為<115
  • 糖尿病/慢性腎病/LDL-C>=190,目標統一為<100

台灣2017高血脂指引建議高風險族群的LDL-C控制目標為55/70/100三種,並加入2020腦中風學會指引的見解:

  • 糖尿病+急性冠心症<55
  • 冠狀動脈心臟病和缺血性中風(+粥狀動脈硬化疾病)<70
  • 周邊血管疾病,無症狀頸動脈狹窄,與無症狀腦內血管狹窄50%以上,目標<100。

至於與粥狀動脈硬化疾病無關的缺血性中風,設定為LDL-C降到100以下是合理的。腦出血本身與膽固醇濃度呈負相關,因此並不以腦出血作為降膽固醇治療的理由。腦出血患者建議由是否合併其他粥狀動脈硬化疾病,來考慮降膽固醇治療(建議分類IIb/證據等級B-NR)。

衍伸閱讀:中風的危險因子




降LDL-C最強的是statin類藥物與針劑PCSK-9抑制劑。Non-HDL-C是繼LDL-C達標以後的第二目標(secondary goal)。

HDL-C和TG通常呈現反向的改變;會惡化HDL-C的因素通常也會惡化TG,反之亦然,各自作為代謝症候群中的要角。針對代謝症候群的生活型態改善,也能改善HDL-C/TG的異常。我們通常不會單獨治療HDL-C,通常都是以生活型態改善(講明了就是:低碳,減重,運動)為優先,或是在治療LDL-C/TG的同時順便改善了HDL。
 
本指引中"減重"的效果比實務上要差的多,就算減了10公斤之多,成效還是完全追不上藥物,不過個人經驗中減重降TG的效果是相當顯著的。規律運動對於LDL-C並無明顯效果,只在降TG較為明顯。
 

純EPA(Icosapent Ethyl)能降低TG殘餘風險


我認為這是近年間在血脂治療中比較重大的進展,是在2019年REDUCE-IT study所得出的結果。以前普遍認為降三酸甘油酯的治療,並不能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只是治療數字,或降低胰臟炎風險。因為較高的三酸甘油酯,通常代表著更多小而緻密的LDL顆粒,與更高濃度的Apo B,更高的動脈硬化能力。這些並非直接下降三酸甘油酯的數值所能夠改變的。

但是研究中選擇的高風險患者:已有ASCVD,或是糖尿病合併兩個以上ASCVD危險因子。在statin將LDL-C控制達標之後,TG在135~499之間,加上每日4000mg IPE治療,仍能額外降低25%心血管事件發生率與20%心血管死亡率,絕對風險下降分別為4.8%和0.9%。

雖然一般魚油Omega-3脂肪酸沒辦法做到這樣的風險下降,但是純EPA(IPE)可以,這預示了IPE在高風險與TG殘餘風險的族群中,有做為第二線降低疾病風險的適應症。這一點同樣被2020年台灣腦血管學會的指引收錄,建議腦中風病人在使用statin之後,TG仍在135~499可以併用IPE減少中風復發(建議分類IIb/證據等級B-R)。


Apolipoprotein B和lipoprotein(a)的殘餘風險





載脂蛋白(apolipoprotein) B是一種廣泛存在於VLDL~IDL~LDL這條代謝路徑上的脂蛋白次結構(零件),可以想成會運載放出膽固醇的脂蛋白,都有他的存在。而且Apo B數值越高,一般代表LDL生成的顆粒越細小(同量的膽固醇,但是分成更多更小的脂蛋白顆粒來載),也越容易造成動脈粥狀硬化。按照2017年台灣指引的寫法,高Apo B的風險比LDL-C更強上許多,可說是隱藏大魔王的存在。而脂蛋白(a)是一種強化過的低密度脂蛋白,多了一條附屬的apolipoprotein (a),比LDL有更強的動脈硬化能力。

不管是apolipoprotein (a)/B都是脂蛋白上的附屬結構。這兩者都是動脈粥狀硬化的獨立風險增強因子。2018年美國高血脂指引建議:Apo B的風險切點為130mg/dl,Lp(a)的風險切點是50mg/dl。

台灣2022血脂指引中也肯定ApoB對於心血管風險的預測能力,尤其在肥胖/糖尿病/高三酸甘油酯/代謝症候群的狀況下,容易低估LDL-C的數值,此時ApoB就適合拿來評估剩餘風險。non-HDL-C的數值也能估計含有ApoB的脂蛋白含量。不過考慮到台灣基層院所檢驗能力有限,並不建議測ApoB,只推薦監測non-HDL-C為LDL-C之後的第二目標,訂為LDL-C目標+30mg/dl。




比起美國心臟科醫學會,美國內分泌科醫學會所推出的血脂指引,正式寫入了apolipoprotein B和lipoprotein(a)的治療觀念,並將Apo B的治療目標加入指引之中。然而美FDA目前並沒有許可任何的降Lp(a)治療藥物,治療後的預防效果目前也還沒有獲得足夠證實,因此目前的觀念為:Lp(a)高的族群仍以降LDL-C為主要目標。可以看到最常使用的兩種血脂二線藥物:Ezetimibe可降Apo B,niacin能降低Lp(a);雌激素和阿斯匹林也對Lp(a)有效;PCSK-9抑制劑則對兩者都有下降的作用。


血脂健康整體的飲食建議


這部分我想了很久,到底要不要直接跳到改善血脂次組成,但是指引並非支持這種想法。與2017年指引不同,2022年指引已經沒有很明確的區分治療LDL/TG的營養建議,而且著重描述整體性的飲食策略。我覺得專業上的原意應該是:一體適用的建議>個別化的建議。一開始應該要採取普遍的健康營養策略,所以結論還是要先:每日飲食指引




飲食指引應該就是一體適用的血脂建議。指引中除了以植物來源為主的食物之外,還特別描述了對油脂品質的要求(非熱帶性植物油,與著重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豆類/魚類/堅果),因此覺得蛋白質和油脂的來源建議可以合併起來,註記在圖上。

2022年指引也更新了特殊補充品建議:

  1. 除了2017年提過的紅麴和可可,茶也能降低LDL-C(同時可降血壓)。
  2. 低醣飲食和魚油能改善TG/HDL-C;但魚油劑量要求每天2-4g,而且不能降低風險。降低TG的風險要用上面提到的icosapent ethyl 4g/d。
  3. 維生素D意外的可以同時降LDL-C和TG。


降總膽固醇與低密度膽固醇建議






最重要的原則是要避免反式脂肪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常由植物油油炸產生,是一般人常會踩到的陷阱;至於像是麵包與甜點等烘培物,現在法令已禁用反式脂肪,但是依然使用飽和脂肪,應該減少其攝取以同時避免飽和脂肪與精緻碳水的過量。

飽和脂肪雖然對心血管死亡率沒有影響,但是確定對LDL-C有影響,在意LDL-C數值的人還是建議控制,例如紅肉,肥肉,奶油等動物性脂肪,或椰子油等植物性飽和脂肪。至於乳品加工品如奶油,奶精,也是容易被忽略的飽和脂肪來源,LDL-C偏高者攝取乳品宜選擇低脂乳品。




膳食纖維也能降低膽固醇,建議從國民每日飲食指引建議的全榖雜糧,豆類,與蔬果類食物中攝取。堅果種子類因含有的單元與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成分,也有助於降LDL-C。

而目前高脂魚類對血脂的幫助尚有爭議。雖然有隨機分派研究顯示:經過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每周攝取兩份高脂肪魚類(鯖魚、鯡魚、醃魚、沙丁魚、鮭魚或鱒魚),可以減少29%的缺血性心臟病死亡率(缺血性心臟病事件發生率減少16%,但無統計上顯著差異)。顯示其對於心血管健康的保護有功效,但對LDL-C的幫助仍然不明確,因此還未能直接建議吃魚來降低LDL-C。


衍伸閱讀:汞過量與汞中毒


量化指標:升膽固醇指數





如同碳水食物有升糖指數,含脂肪與膽固醇的食物也有"升膽固醇指數"。升膽固醇指數高的食物更容易造成血中膽固醇上升,膽固醇飽和脂肪含量都有影響,其中影響較大的食物包含內臟>蛋黃>全脂乳品,甚至都超過高脂紅肉的影響。海鮮類其實意外的低影響(推測是較低的飽和脂肪與較高的Omega-3)。

雖然台灣飲食指引建議一般人一天可以攝取一顆雞蛋,但能理解有高膽固醇病史的人還是要有所限制(或只吃蛋白,蛋白超級降膽固醇)。一般人吃雞蛋並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或死亡率,但是會增加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率,與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的共病。實際上能夠攝取雞蛋的量,應該要按照每個人不同的血脂目標而定。

藉由升膽固醇指數的表格,我們可以從上述定性提升到量化的方式,了解膽固醇數值高的人應該要避免何種食物。




另外一項量化的資料,就是列出了在實際飲食策略中,各種方法能夠降低LDL-C的幅度,而且互相獨立可以累加。這樣的數字顯示飲食能夠做的改變還是有一定的限度,且每一項的影響都不多。因此原文中也說使用藥物的效率才是最高的(statin單項降27%),而且可以與飲食改善的效果相加。


三酸甘油酯





從三酸甘油酯的來源講起:分別從體內脂肪分解,醣類食物轉化,或從油脂類食物吸收。

但當我們空腹抽血的時候,就沒有來自於食物的來源,測到的三酸甘油酯就是來自於體內脂肪分解與糖質新生而來。另外近期所吃的醣類食物,尤其是精緻澱粉與添加糖,也會反映在三酸甘油酯的數值上,因此飲食控制非常的關鍵。除非超過500才需要服藥以預防急性胰臟炎。

因此治療三酸甘油酯一般不是用藥物治療,而是用減脂,增加活動,減少碳水與酒類攝取的方式,用生理的方式自然減少三酸甘油酯的產生。




這張講的是為什麼添加糖會提高三酸甘油酯,主要是因為這種過多的簡單醣類超過身體需要的能量之後,就會轉換成脂肪儲存,無論是跑到脂肪細胞內,還是跑到血中的三酸甘油酯,或是跑到肝臟變成脂肪肝。因此治療高三酸甘油酯最重要的改變之一,就是減少精緻澱粉與添加糖的攝取。


次發性高血脂





有一部份的高血脂成因並非遺傳,也不是體質或飲食,而是來自於真正的身體疾病。這些疾病通常都和代謝,內分泌,或藥物有關,稱為次發性高血脂。例如甲狀腺低下或腎病症候群,會共同造成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脂蛋白(a)的上升。

至於HDL-C/TG這一對好兄弟,最常造成異常的疾病就是肥胖第二型糖尿病,以及比較早期的乙型阻斷型血壓藥,如atenolol/metoprolol/propranolol。與生活習慣相關的因素,像是吸菸會降低HDL-C,喝酒會增加TG(有些書會講相反,有些會講都有,這裡是取比較有共識的交集,以便好記),也是需提醒患者注意的生活改善。

Thiazide類利尿劑如hydrochlorothiazide/chlorthalidone,在高劑量的時候會有影響,但一般劑量正常使用可視為無影響。最後要提到皮膚科常用的A酸製劑。在藥廠仿單上isotretinoin(異A酸)指稱會升高三酸甘油酯,不過教科書上是說真正會升高的是脂蛋白(a),真正的A酸才是升三酸甘油酯。但也有文章說三酸甘油酯和膽固醇類都會有影響,都加減參考。


降血脂藥的副作用





台灣的2019年共識如上圖,這張經過簡化的表,主要專注於討論肌肉痛但抽血都沒事,這種臨床醫師很討厭的狀況,但CK抽血真的不一定要高也有意義。

第一步就是把藥拿掉觀察,等到第二次加藥也痛,就要懷疑與藥物有因果相關性,重點就是那個評分表7分以上比較像。


結論


  1. 有時要注意一下次發性高血脂
  2. 藥物治療首要目標降LDL-C,HDL-C/TG主要靠非藥物治療
  3. 採用台灣每日飲食指引可以改善大部分的血脂問題。
  4. LDL以外的殘餘風險包含:TG,Lp(a),Apo B,non-HDL-C。但台灣目前只建議降non-HDL-C,與純EPA降低高TG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