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1月19日 星期三

2022年美股資產配置風險回測結果


這個年初我再平衡設定的資產配置為:

  • VTI 30% 
  • VXUS 10%
  • MTUM 10% =>用來對抗飆股
  • AVUV 5% =>萬一價值因子有效所以配一點
  • VFMF 5%=>但我又不太信任純價值,所以混一點多因子稀釋價值的影響
  • IMTM 4%=>成熟國際動能
  • AVDV 3%=>成熟國際價值
  • AVES 3%=>新興市場價值
  • CNYA 3%=>補足A股曝險不足,以2.5%為基準,補到3%
  • FLTW 2%=>地表最低費用率台股ETF,做一點點本土偏誤
  • VNQ 3%(預計要出清)
  • ITA 1.5%=>個人興趣
  • ZROZ 10% 理論上最強的美股負相關性
  • IEF 5% 純美國公債中報酬與波動較平衡者
  • GBTC 0.4%
  • ETHE 0.6%
其他為現金和主動投資部位,債與現金合計20%


實際用來跑回測的模擬組合


因為很多標的都很新沒有足夠的回測時間,所以做了部分更換

  • VTI 30% 
  • VXUS 10%
  • MTUM 10% 
  • *VBR 5% (AVUV太新了) 
  • VFMF 5%
  • IMTM 4%
  • *VEA 3% (AVDV太新了) 
  • *VWO 3% (AVES太新了) 
  • CNYA 3%
  • *EWT 2% (FLTW太新了) 
  • ITA 1.5%
  • ZROZ 10% 
  • IEF 5% 
  • GBTC 2% (ETHE太新了,用比特幣為代表全部補到2%)
  • BIL 5% 代表現金部位

如果有比例上未補滿的地方,全部算入風險報酬比比較差的VXUS
回測時間為2017~2022年初


回測結果


評估的項目主要看最大跌幅和Sharpe ratio,不看報酬率。結果跑出來的報酬率和VT一樣,Sharpe ratio上升了20%左右。既然和大盤一樣,我就去回測有沒有其他組合能夠跑出風險特性相近的結果。結果用以下四個組合就能簡單做到:

  • VTI 60%
  • VXUS 20%
  • ZROZ 10%
  • BNDW 10%

BNDW你要換成BND或IEF結果也都一樣,跑出來就是一個風險比較低的VT。
如果把VXUS一半換成EWT,Sharpe ratio只有再上升8%
然後如果要再提高報酬,最大跌幅和標準差就會明顯增加。
估計對於改善風險因素的重要性:長債>股債比>國際分散=台股偏誤>因子配置


從這次回測所得到的啟發


其實當然有許多無法盡善的地方,例如許多標的的歷史就是不夠長,不要說回測20年,就連回測10年都沒辦法,網路泡沫和雷曼崩盤的風險都沒能模擬到。只能模擬新冠疫情中的標準差和最大跌幅,需要承認仍有許多風險上的未知。

今年做的配置多出的多為新的因子標的,許多連回測五年都沒辦法,只能拿部分大盤指標來替換,只有測到VBR+VFMF,當然這就沒辦法評估出這些標的組合後的風險特性。但是我所添加的標的中,有一半是為了改善國際市場的風險特性,如果有充足時間,應該可以期待比VXUS更好的風險特性。

使用了這麼多標的,在風險不提升的情況下,就只能跑出和VT一樣的報酬率。給我的感想是:

  1. 大盤(報酬率)確實難以超越
  2. 資產配置是為了降低風險而非提升報酬
  3. 使用簡化的標的就能得到一樣的成果

如果只是為了績效,實在是不需要使用這麼多標的,用簡單的4組合就能達成。當然如果做因子配置持續十年以上,結果可能又會不一樣。關於不同標的能改善風險特性的比重,因為這幾年長債比較強,有長債一定能大幅改善風險,但未來的長債特性仍未知。國際分散的重要性小於股債平衡,加入台股的結果和做國際分散的風險改善特性是差不多的(也可以支持我以前說的:006208+00646就足夠)。

至於這次回測的結果,沒有發現因子分散的風險改善有比國際分散明顯。


純股票部位的因子風險特性


雖然無法爭取到足夠的因子標的回測時間,我決定去除債券標的,放大因子部位做短時間回測。純市值使用VTI+VXUS;加入因子標的包含MTUM/AVUV/VFMF/AVDV/AVES,從2021/10測至2021/12。結果是因子組合在標準差,最大跌幅,報酬率,風險調整後報酬都全面輸給純市值組合。但期間還是過短,我希望可以測到2022年的市場波動再來評估。

畢竟短時間內的資產配置成果是很不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