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11月13日 星期日

關於債券的近期爭議

最近清流君發的影片有點小炎上

我2019入美股,2020那時候就發現關於債的問題:不確定性明顯高於股市,不像股市有諸多研究證明出共識,債券就比較根據個人意見眾說紛紜。以前就這樣,今年升息後只是把以前大家視而不見的問題,一次爆發出來而已。

以下是我參酌重要著作後比較採納的意見:


1. 股市的長期報酬確定高於債市


我個人是不相信股債配置的報酬,在持有20年以上還能持續勝過全股。關於那些看到國債利率4.5%就要入場的人,我只能說:股市的未來預期報酬應顯著高於4.5%,豐厚的報酬還是將來自於股市。所以清流君才會說,有錯過股市報酬的風險。


2. 債券的短期報酬變異性其實很大


這件事跟持有期限有關,當然越短到期的短期報酬會越確定。但是當我們持有VGIT那種3~10年以上的中長期債券標的時,還是有可能在數年之內處於負報酬,從來就不是你想像中的穩定標的。短期間不想要變動太大就只能盡量拿短。


3. 長債不是不能投,但是


短期間的報酬變異性更大。在一個人真正能夠理解並接納長債的短期變異性,並有能力做到長期持有之前,我一律推薦中期債的標的。

但是期限因子是有回報的風險:意思是承受利率風險,長期持有的預期報酬是正的,持有期限因子,長期報酬是有確實的勝算。我是覺得和違約因子是不能混為一談的風險。

現在大家主流普遍持有半套的期限因子,也就是中債。但一個全套的期限因子,其實是20年長公債。既然因子半套的中債可以被使用, 一套完全的理應也可以。那長債所謂的高風險,也是屬於高風險高報酬那一種。


4. 不推薦投資違約因子


因為風險調整後報酬接近0。由這個觀點出發,綜合債券與公債相比幾乎不會有報酬上的優勢,公司債那一部份的風險調整後報酬接近0。目前要完全避開違約因子,拿到純的期限因子,恐怕只有美國公債。如果有人想要聽我的真話,我會給他VGIT,而不是BNDW。


5. 台股的美債ETF建議


考量費用之後,只有3年以下短期與20年以上長期可用。就常理判斷,短債用來做短期投資,長債用來做長期投資,應該是個穩妥的投資策略。但如果把短債像定存一樣長放,就會有害於長期績效;把長債找高低點短線進出,就會送給你奇妙的短期績效。

藉由增加時間來降低風險是顛撲不破的道理
那想選擇低點要入場的那一刻,反而一開始就會有最高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