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結論的話,除了"不知道要看哪科所以來看家醫科"的理由之外
原因就是選擇先看家庭醫學科這件事情,需要更高層次的認知
批評制度,沒有意義
話說在前面,我沒有打算把責任歸在"沒建立制度"這件事上
台灣沒有強制的家庭醫師制度,民眾自由就醫,是眾所皆知的事
要怪罪沒有制度支持所以做不起來,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
但是國家制度的推行,不是個人可以左右的
把責任歸在一件個人無法改變的事情上,並沒有什麼意義
對醫療現狀與醫療品質的提升,並沒有任何的幫助
我認為真正具有價值的東西,即使沒有制度彰顯,也能讓人能看到他的光芒
所以真正要檢討的是
如果家庭醫師的角色真的具有其獨特價值
那為什麼了解家庭醫師內涵的人,仍屬少數?
以至於家庭醫學科的價值,需要被刻意宣導?
民眾有限的認知,帶來有風險的就醫行為
現實情況就是,民眾會依據自身主觀的症狀,自行推斷該去看哪一科
胸悶懷疑心臟病,去掛心臟內科
肚子痛懷疑腸胃道問題,去掛腸胃內科
這樣的判斷非常的直觀,不需要什麼教育或認知門檻
只要對科別名稱望文生義就行
但這樣的直觀邏輯沒有考慮到的是,單一症狀背後病因的複雜性
胸悶可能並不是心臟問題,肚子痛可能不是腸胃問題
即使是醫學系本科的學生,都要花費好幾年
從理論到實務,從基礎到臨床,不斷的打磨
這些從症狀推導到疾病的關係,與臨床認知的敏感度
這個東西就叫做鑑別診斷
是讓一位醫師即使從來沒看過這個病,第一次看到還是能診斷的關鍵
所以我們能了解
頭痛不代表是腦部問題,腳痛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其他地方
因此沒有受過醫學訓練,採取直觀判斷分科的民眾
就會讓自己陷入一個風險:
如果不是自己想的那個器官毛病,就可能會找不出真正的原因
或是延後了正確診斷的時間,甚至延誤了有效的治療
所以,只有到別無選擇了
想不到該看哪科的時候,或是各科都找不出病因的時候
才會想到要找本來一開始就該來看的家庭醫學科
經過學習,才會有家庭醫學的認知
因為受限於自己的認知範圍,所以做出了讓自己陷入風險的判斷
這就是因為在專業的認知水準上有根本差異的緣故
所以才需要一個民眾初診和醫療體系之間的橋樑
也就是家庭醫學科來擔任這個第一線判斷的角色
民眾不用冒風險自己做這個判斷
而是應該要讓第一線照護的醫師擔負的責任
所以,民眾沒有選擇讓家庭醫學科醫師做第一線把關的判斷
同樣也是因為,民眾原本的認知並不了解家庭醫學科的價值
而這個認知是需要學習的
我會推廣家庭醫學的價值,是因為我接受家庭醫學的訓練
在許多的經驗中,學習到我們的學問對民眾帶來的許多好處
沒有經過這個學習過程的民眾,也就不會知道家庭醫學科的價值
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因為不了解家庭醫學,沒有得到家庭醫學的認知
就無法做出超過這個認知門檻的事情
教育,才能改變就醫習慣
要在制度以外,自動自發的達到分級就醫,關鍵在民眾的認知門檻
然而家庭醫學的認知不容易自己形成
大家還是比較容易頭痛看頭,腳痛看腳
只有經過各種管道的學習之後,建立比較高層次的認知之後
才能建立家庭醫學在民眾健康照護中的定位
國民健康教育上,實在是欠缺太多的東西
其中一項就是家庭醫學照護的觀念
為了讓國民都能有正確就醫的基本能力,就學都能得到分級就醫的觀念
讓更多廣大民眾進入家庭醫學的服務,應成為基本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