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堂課的特色主要是體驗溝通的過程,與講師身為諮商心理師的會談手法,不過結構性上就不是這麼明顯的有架構或是容易運用,因此將其中的重點重新列於此。
理解不安全依附:焦慮與逃避型
這是本課程前半的一大重點,都放在怎麼理解彼此身上。
焦慮依附深層的不安全感是來自於怕被拋棄,因此遭遇壓力時,行為上傾向於建立連結與確認關係;逃避依附深層的不安全感來自於怕受傷,因此遭遇壓力時(覺得自己被攻擊),傾向獨處與保護自己。因此在各自遭遇壓力的時候,就因各自採取不同的生存策略產生矛盾,而使關係容易衝突升級面臨挑戰。
共通的回應方式
由於遭遇壓力的共通點是雙方都帶有各自的恐懼,因此都是要理解並回應對方的感受(不要回應內容,回應內容幾乎就是找架吵)為起手式。對焦慮型要解除對方想像中的害怕,對逃避型要給予正面肯定,講重點,給予具體建議作法與舉實例。
安全型依附的特徵:正向解釋對方行為
但是我認為比較根本的方式,上課時也有人提出,是讓自己學習趨近安全型的行為就好了,省得這麼多麻煩。安全型依附的基本條件:
- 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
- 相信對方沒有做到自己的需要,不是因為自己不好,而是狀況有困難
這對不安全依附者來說都不是容易建立的信念,但可以經由心理治療試著改變這一點,為了一輩子的關係安穩,我認為是值得改變。
溝通中的共通心法:以正向知覺認知對方
一如安全型依附抱持的兩種正向信念,溝通需要的時候基本原則都是"正向知覺"。對於要求者來說,要以正向的方式提出需求(而不是抱怨或攻擊對方),對於感知者來說,要能以正面的方式解讀對方行為(老婆想你,而不是找架吵)。
負向知覺就是開啟攻擊與吵架,只有正向知覺才能走入正面循環。
雖然本課的重點在於讓焦慮與逃避依附理解彼此,但只是理解是不夠的,我認為最終還是要雙方回歸到正向知覺的溝通模式,才是長期相處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