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9年10月29日 星期二

嘴巴總是熱熱痛痛的--口腔灼熱症


作者:林彥安醫師





口腔灼熱症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口腔慢性疼痛疾病,有種說法是屬於一種三叉神經的病變。女性發生的比例比男性多(5:1),好發於停經後的婦女,最常發生在60~69歲之間。依照報告的不同,盛行率約在0.7~15%之間。
 

臨床表現


症狀的表現也非常多變,大部分發生在舌頭的前端2/3,但也可能發生在口腔的任何部位。雖然典型以灼熱性疼痛為表現,但也可能會以刺痛或麻木為主,也常伴隨有口乾與味覺改變的症狀,整體症狀持續三個月以上即考慮診斷。
 
既然這是一種慢性疼痛,那也和心理社會因素有不可忽略的關係。和纖維肌痛症一樣,常常與憂鬱症和焦慮症互相重疊,找出背後的心理精神疾病加以治療,也是重要的一環。
 

診斷方式


這個病完全是一種排除性診斷,要排除所有會造成口腔疼痛的因素。局部因素要作完整的頭頸口腔與腦神經理學檢查。全身因素,例如全血球與發炎指數;排除代謝疾病:糖尿病/甲狀腺等;排除營養缺乏:鐵/鋅/葉酸/B12等;排除自體免疫疾病:如乾燥症等。如果以上的檢查都沒有原因,我們才會稱之為口腔灼熱症。


治療方法


假若排除了其他因素,就屬於原發性的疾病。雖然這個病無法根治,但可以控制症狀使其不干擾生活而和平共存。

局部的治療方式相當多樣,例如caspsaicin這樣的局部止痛劑等。鎮靜劑類的clonazepam作用於GABA神經元,可以外用也可以口服(外用用法例如,嘴巴含著1mg clonazepam三分鐘之後吐出來)。外用可以抑制周邊神經的痛覺反應,口服可以發揮鎮靜/解焦慮/與止痛效果。
 
口服藥如慢性疼痛的疼痛調節劑也都可以使用,例如同時作用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的抗憂鬱劑,可調節疼痛的抗癲癇藥物,與纖維肌痛症的治療共通。
 
由於這是一個生物心理社會三方面的疾病,適當的非藥物治療也會有幫助:例如規律運動,放鬆技巧,正念靜坐,心理的認知行為治療等。
 
治療的選項之多,可以看出這個病是非常複雜的,就如同其他的慢性疼痛疾病一樣,如經由單一或少數的治療方式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跨專業的疼痛治療團隊進行介入,才能獲得最大程度的症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