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5年8月29日 星期六

耳鼻喉科心得 那些外科系教我的事

我的結論是,內科如果能進化成外科
把觀察標的具像化,就可以再次提昇到完全不同的境界。

耳鼻喉科是一個看病觀點很特殊的科,也是一個眼見為憑的科
把以前在內科,兒科學到的病,用嶄新的觀點重新看一次
都是要親眼看到病灶,才能算數(其他像眼科,皮膚科,都屬於相同的類型)
所以需要五官鏡,耳鏡,和喉頭鏡,和一整套工具工作台
但是其他看不到真相,需要鑑別診斷,推斷,或臨床診斷的病,其實就不是耳鼻喉科的強項
就會比較接近內科的性質

例如說,睡眠呼吸中止症好了,內科可能只會說上呼吸道失去張力塌陷
耳鼻喉科卻能夠用直接觀察,口鼻喉範圍那麼大,找出到底是什麼部位在塌陷
到底能不能開刀,這些都可以知道

例如說,鼻竇炎和中耳炎好了,兒科自己也打得下來
可是當你還在用Water's view看opacity的時候,人家早就把鼻竇CT看完了
看耳膜有沒有破對內科來說已經很夠,人家是看破的位置對不對,有沒有藏著危險的病因
後續的併發症也都可以預測的到

例如說,會厭軟骨炎的時候
當你還在用側面X光看thumb sign覺得像不像的時候,人家早就用內視鏡評估完呼吸道通暢度了

簡直完全不同級數的東西
其實耳鼻喉科就是一個進化成外科的五官內科

內科也有許多相仿的狀況,例如說心導管的發展,把心臟科的介入變得十分具體精進
胃鏡和ERCP也讓腸胃科能夠做到保守治療難以望其項背的事
他們憑藉的,不外乎就是影像品質的提升,甚至肉眼直接觀察病灶的能力
懂得區分藏在細節中的小差別,才能把同樣一件事情做得更好,更細緻

一直抱持著內科觀點在看病的我,其實觀念受到很大的衝擊
其實內科系的處置有時候是很粗糙的
因為看不見敵人的樣子,就靠盛行率,靠測試後機率來盡量逼近最可能的答案群
不覺得其中有什麼問題,只是因為我們沒看過其他更好的做法
如果技術上可行 ,眼見為憑,提高具體和精確度,其實很重要

因此,我不再將內科方法視為唯一的思考方式
所謂五官科的訓練,就是讓人知道怎麼在眾人習以為常的領域中,做得更好,更細緻

當然見樹不見林對我們來說也不好,系統性和專案管理性的問題,需要內科的巨觀觀點
但在局部性問題的處置上,如果能夠進化成外科,內科其實可以做得更好
就像那些外科次專曾教我的事情一樣


雖然我覺得其中學到最有用的技能應該是清耳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