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彥安醫師
使用低能量雷射來進行灼口症的治療,在台灣雖有前例但並未普及,也並非廣為人知,在此分享我從文獻回顧中得知的當前最佳建議。
Q1 LLLT治療期間應該多長?
Q2 LLLT照射頻率應該為何?
一個禮拜照兩次以內治療成效較佳,更多次數並未較好。
Q3 紅光還是紅外光比較有效?
平均療效差不多,不過紅光的療效差異較大,甚至稍微到達統計上無顯著差異。
Q4 雷射治療的幅照度會產生差異嗎?
平均而言沒有差異,不過低幅照度的變異性較大,可能讓療效並不顯著。
結論
LLLT能普遍提供良好的止痛療效,以安慰劑或clonazepam作為對照組皆然,但在生活品質,負面情緒,口腔灼熱症相關之口乾的改善上並不顯著。
為了達到LLLT的最佳療效,建議的治療頻次為每周1~2次,持續4個禮拜以上。頻率是影響治療成效之最重要因素。波長與幅照度對療效沒有顯著差異,不過可能造成療效變異性較大。
參考文獻
Lu et al. BMC Oral Health (2023) 23:734
Journal of Oral Rehabilitation, 2025; 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