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彥安醫師
在三級警戒之後,由於大家都努力地盡量待在家。但是減少的活動量,和增加的孤獨感,都可能進一步加劇老年症候群的發生,從而身體的抵抗力也就下降了,對防疫是不利的。因此鼎鼎有名的亞洲肌少症工作組,對老人的在家防疫提出了11大點建議,我們歸類為:身體/心理/醫藥/防疫四大類來介紹。而且在每一類中網路科技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身體保健
身體活動是每個人在家都容易缺乏的,所以一定要刻意的增加活動量:打斷每段久坐的時間,或是進行阻力訓練,能利用網路或電視節目指導做運動就更好了。有的人在家會變成天才小廚師,有的人卻因備餐困難而缺乏營養,注意還是要保值均衡多樣的營養,以及攝取足夠蛋白質以預防肌少症與衰弱症。運動和營養詳細的內容建議,將在下圖中說明。
口腔清潔依然持續要用牙刷牙線每日進行,咀嚼與吞嚥功能則要以三餐正常進食來維持。即使整天在家也要有規律的睡眠起床作息,避免白天過久的小睡。由於缺乏日曬很可能缺乏維生素D,建議早上一起來就出去曬太陽,如缺乏維生素D可用營養品補充。
心理保健
維持正向情緒的方法包含,挑戰負面想法,運用放鬆技巧以對抗焦慮。文中特別提到很容易影響人們心情的,就是媒體未經證實的假新聞,所以建議要從可靠的來源獲得正確的第一手資訊
,與利用網路媒體與親友保持聯繫能減輕孤獨感。如果有無法排解的情緒困擾也建議主動尋求心理師/家醫科/身心科醫師的協助。
醫藥資源
有長期服藥需求的人請保持每日規律服藥,也請確保藥物供應充足(也就是該回診拿藥就回診)。當然了,若不想暴露在醫院風險環境之下,也可以參與各家診所醫院進行的視訊門診。但是什麼時候不要依靠視訊門診,而要直接跑急診呢?包含:胸悶/ 喘/ 持續發燒 / 叫不醒/ 無法溝通,以及 食量減少/ 持續疲倦 等老年症候群,就代表可能出大事了。明白很多人有顧慮讓老人跑醫院,所以把最有需要醫院的問題直接列出,讓大家少些該不該送醫的心理掙扎。
生活習慣
至於盡量在家,外出保持安全距離,勤洗手,戴口罩這些大家都養成的基本功就不多提了。很多本來要外出的活動例如購物,也可以善用網購來解決,而1966的送餐服務在疫情期間仍有持續提供喔。
預防肌少症的運動營養建議
這幾個月來已經出現數位三級警戒之後,都在家不外出的長者功能衰弱,或是進入了肌少症的例子。因此應該要有文獻,針對防疫在家要如何運動訓練,預防退化,因此來跟大家介紹這篇出自2020年的文章。
身體活動
重量訓練是肌少症防治的基石,訓練肌力比高蛋白還重要,同時也是骨質疏鬆與許多慢性病如肥胖,糖尿病等防治要角。雖然很多人可能對重量訓練的器材陌生,但是運用彈力帶就能夠做到很多部位的訓練,在專業人士的指示下進行深蹲或是上下肢核心的訓練,也是很好的選擇。
無論是何種阻力運動,給老人的建議是一周三次,每次要做2~3組相同的動作。從中強度開始,每個動作要重複7~9次,每個動作的出力時間要3秒上/3秒下共計6秒,休息間隔兩分鐘再進行下一組。
有氧運動也能幫助維持肌肉功能,在家最容易做到的就是走路。也有研究表示老年人的每日步數,和T細胞的免疫力有正相關,因此也有提高免疫力的效果。但是理想上有氧運動的時間要每週150分鐘,因此鼓勵老年人在家可以用做家務的方式,來增加一般的身體有氧活動量。
以下是在網路上搜尋到的運動教學範例
營養補充
一般給老年人的蛋白質攝取建議都是每日每公斤1.2~1.5g,但總量要平均分散在三餐,每一餐都要足量才有效果,因此在此建議每餐攝取蛋白質20-40g,特別是富含白胺酸的蛋豆魚肉奶類。白胺酸特別能促進肌肉蛋白質合成。其他一般性建議則是盡量攝取原型非加工食物,少吃加工食品和零食等等。
老人每天補充5g的肌酸(creatine,存在紅肉和海鮮類的非蛋白質胺基酸)和4g的魚油(4g也能降三酸甘油酯,EPA 1-2g能治療憂鬱症/焦慮症)能增加肌力與肌肉蛋白質生長。如果缺乏維生素D可補充維生素D3,每日可補充1000-4000國際單位,目標是超過30 ng/dl,除了幫助肌肉生長也有預防感染的效果,可能同時預防肌少症與COVID-19感染。雖然蛋白質/白胺酸以天然食物優先,但若某餐蛋白質不足,可專門補充2.5g 白胺酸,也能促進肌肉蛋白質合成。
最後文章提到了通訊軟體的重要性,專業人員或家人運用電話或視訊進行指導的話,老年患者除了能夠增加人際接觸,也會更容易遵循運動和飲食的建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