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彥安醫師
前往中國分享經驗
2018年三月底,有幸成為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的代表之一,前往中國廣西的南寧市,參加中國舉辦的全科醫學大會。全科醫學,是中國的稱呼,在台灣則稱為家庭醫學。因此全科醫學大會,就是中國的家醫科年會。
參與的國家包含中台港澳四地為主,但也有來自韓國和美國的來賓。而我出席的身分,是以青年醫師代表的身分發表口頭報告。
兩天的會期議程遍布四大主題:
- 中國目前推廣全科醫學與分級醫療的狀況為何?
- 其他亞洲各國過去的經驗為何?
- 全科醫學該如何進行研究?
- 全科青年醫師論壇
第二天早上的分會場,就是全科醫師青年論壇,由各地派出資淺的醫師作為青年醫師代表,分別發表口頭報告進行經驗與心得的分享。
什麼?家醫科還可以做臉書專頁?
我發表的主題是,我為什麼會走向推廣家庭醫學的路,並創立了以家庭醫學知識為內容的臉書粉絲專頁。
因為中國原則上不能使用臉書,所以我舉了中國內地常用的網路平台微信,讓中國的參與者容易理解,代表像臉書這樣的個人網路帳號。而台灣的微信,就是臉書。
這是一個新時代的瞎子摸象故事
然後說到我在家醫科的訓練過程中,發現圈外人對於家醫科的面貌,看到的其實是很片段的。民眾看到的,醫學生看到的,和其他科醫師看到的,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基於部分的事實,而得出不同的理解。而這些跟我們家庭醫學專科醫師所認知的,都有一點交集,但又不完全是那樣。
有的人看到片面,就認為是整體;有人從錯誤的認知出發,得到了誤解卻沒有人澄清。因為家庭醫學實在太廣了,大家很難看到家庭醫學完整的內涵,就有如瞎子摸象一般。沒有人有機會看到全貌,所以就看什麼是什麼。
是的,大家對家醫科的認知,正是現代瞎子摸象的故事。因此我理解到,不管是大眾教育,還是醫學教育,家庭醫學教育都是最薄弱,最被忽略的一塊。而這一塊,又該由誰來做?
家庭醫學,真的有用
所以我以自己在住院醫師訓練中,遇到多個臨床案例做舉證,只要好好運用家庭醫學的方法論,把家庭醫學的本職能力做好,一一解決病人的問題,就能夠直接的幫到非常多的病人。家庭醫學的價值,不假外求,不是別人給的,也不用額外爭取,只需要專注本業,就能得到。既然家庭醫學是真的有價值,分級醫療自然就不是口號,而是真的能夠讓人從中獲益。該怎麼傳遞我對於這樣家庭醫學價值的理解?首先,還是要從具體化的方式來講。
從很早年的訓練階段,就有了這張簡報的原型。我用歸納法,把家醫科的業務分四大部分,這些就是我所認知到的全貌:第一線的門診服務,包含有生物,心理,社會與家庭資源評估技巧,從第一線千變萬化的病人主訴中,判斷出患者的不適是來自於身體疾病,還是心理社會上的失調。以上我認為就是家庭醫學的核心能力,以及基本精神。
而另一大塊預防醫學的業務,如成人健檢,四癌篩檢,戒菸計畫;以及社區醫學的推廣,基層診所與衛生所的設立,分級醫療與家庭醫師整合照護計畫,社區醫療群,偏鄉醫療給付提升計畫,居家照護整合服務等等,都是以政府公部門的力量所推行的公共衛生政策。這些沒有非得家醫科醫師來做不可,嚴格來說不屬於家醫科的核心能力,但被國家賦予了這些政策性的任務,也算是家醫科工作的共通性。
兩方面的教育策略
得出這樣的理解之後,該怎麼把這些傳遞出去?在醫院裡面我開設了醫學生教育課程,讓輪訓的學生更容易理解什麼是家醫科的專業。在分科專業強的教學醫院裡面,不強調單一領域家醫科的角色容易被忽略,但是家醫科也是專業,能用專業幫助很多病人的,而且跟民眾的健康緊密的站在一起。我認為所有的醫療從業人員,都有義務了解這件事。所以在學生年紀小的時候,就要教好。如果不在我們科教學的時候講清楚,以後就更不可能有人會講了。
而在民眾教育方面,則要想個法子讓大家能夠看見家醫科的好處,因此我就開設了臉書的粉絲專頁,作為網路衛教與家庭醫學教育的平台,這就是我們創立的經過。
我們目前的用戶還是以年輕族群為主,大部分是25-44歲的族群,其中女性用戶比男性多些
團隊經營才能跨過自己的盲點
這樣的平台也不是一人經營的,我有另一位團隊成員何醫師,作為產出作品的另一位作者,何醫師專科訓練結束後就到診所服務。一人擁有醫學中心的視野,一人擁有基層醫療的視野,我認為正好能夠互相補足彼此經驗有所侷限的地方。
這個新版的大頭貼LOGO就是擅於繪圖的何醫師設計的,醫師攤開一本書給一家人看,代表我們專頁的核心價值,就是提供給民眾有根據的醫療知識。
我們的文章類型,就按照四大業務的類別,分門別類做成目錄。但是經營後期我增加了紫色的欄位,表示在大醫院經營的家醫科,通常還會發展不同的專長(次專長)作為特色醫療,也增加在大醫院的角色定位。例如安寧醫學,老人醫學,職業醫學,旅遊醫學等等。其中有些是次專科,有些是沒有專科證書的專長,不過現在職業醫學已經是獨立的部定專科了,我個人是不傾向把他歸類於家醫科的次專長內。
這個時代,最需要被聽見的聲音
儘管政府自2003年起屢次推行分級醫療的政策,但每次都只有非常少的人知道,很多醫療人員甚至都不知道台灣是有家庭醫師制度的,這個狀況在台灣就醫自由的環境裡面,更加嚴重。很容易自己跑去看某某科的結果,就是常常看錯科,不滿意就逛遍大醫院,多重就醫,延誤診斷與治療,搞到最後誰都看過了,沒辦法了才來看家醫科。這就是沒有落實分級醫療所產生的共業。
但只要回歸第一線由家庭醫師診療,就可以很大幅度的改善這個台灣本土化的問題,這正是家庭醫學需要回應的社會需求。如果制度的變革無法期待,我們就改變民眾的認知,放棄自己找科逛醫院,自發性地找家庭醫師就好,然後就會獲得更多的健康好處。
我認為在實務上,還是要在家醫本職專業上有所發揮,讓別人看見家醫科在臨床上的長處,才能在大家最有感的部分讓人認同,讓更多民眾,學生,甚至醫療同業真正認識家醫科的好處,然後就可以自願性的落實分級醫療。
秒懂家醫科對我來說,是有著多重涵義的名字:
秒懂是形容詞,指提供好懂知識的家醫科醫師
秒懂還可以是副詞,希望我們的家醫服務,也能很快看懂病人的問題
秒懂最後也是動詞,目標是讓觀看的讀者,迅速理解家醫科的真正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