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8年6月17日 星期日

醫學生於家庭醫學科學習之認知成效研究

作者:林彥安醫師




這是一個沒有經過IRB的研究,純粹是個人收案統計
用以評估這一年來個人發展科內學生教學的實效


研究動機


五年級學生一梯只來我們科一個星期,許多教學活動的安排都因此受限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對家庭醫學科有完整的概念,是課程設計的一大挑戰
若給予高品質的課堂教學,是否能夠彌補見習時間的不足?


研究目的


經過特別設計的家醫科課程,是否能增進五六年級醫學生對於家庭醫學科的了解


研究方法


設計以目標為導向的家醫科課堂教學,
強調家庭醫學科為第一線醫療服務的核心觀念
將學生分為二組,一組安排既有的教學活動,為對照組
一組除了一般教學活動之外,加上名為"家醫科核心精神"的課堂教學,
為介入組
兩組在第一天orientation前,與最後一天回饋前給予課程問卷,作為前後測
計算前後測的分數進步程度,並以student's T test比較兩組進步幅度的差異


問卷內容


問卷為20題,測量學生對家庭醫學核心觀念認同度的題目
惟沒有先行做過信效度測試
每個觀念題依照認同的程度,以1~5分做勾選
題目設計分成以下數個構面:

1. 核心觀念題

(1) 家庭醫學背後的架構是分級醫療,由家庭醫師擔任基層的角色
(2) 家庭醫學的核心精神是提供民眾周全的第一線醫療照護
(3) 家庭醫學不只關心人的生理疾病,也關注人的心理狀態與家庭社會的關係
(4) 台灣的家庭醫師制度稱為社區醫療群制度
(5) 社區醫療群是基層診所與社區醫院組成的社區照護網

2. 自評學習成效

(7) 我能明確的向別人介紹家庭醫學科的特色
(14) 我不知道要怎麼跟別人介紹家庭醫學科 (7的反向)

3. 能力認同題

(8) 我相信家庭醫學科能在大部分常見狀況提供專業的醫療服務
(13) 家庭醫學科的任務包含指導健康生活型態,包含飲食與運動的方法
(19) 家庭醫學可以分辨患者的症狀來自於身體的疾病或精神上的失調

4. 負面認知題

(10) 家庭醫學科就是做安寧緩和醫療的單位
(11) 家庭醫學科就是做健康檢查的單位
(12) 我會懷疑家庭醫學科在診治一般疾病的專業度(8的反向)
(15) 家庭醫學科對醫療體系沒什麼貢獻(1~3的反向)
(16) 家庭醫學科只會看感冒
(17) 家庭醫學科只會看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
(18) 職業醫學是家庭醫學的一部份

5. 行動決策題

(20) 我會推薦親人朋友若有健康問題,先找家庭醫學科就醫


研究結果


本研究自4/19~5/24止,收納了醫學系五年級學生15人,六年級學生24人
排除問卷有缺漏,無法進入統計者5人,問卷完整回收率87.1%
進入統計分析者為介入組12人,對照組22人





本圖呈現的是1~20各題中兩組認同分數改變幅度的差異
正分是後測比前測高,負分是後測比前測低
經過student's T test檢定後,只有第10題和第20題呈現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針對五年級與六年級次族群分析的結果
五年級在第14題,六年級在第13題呈現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討論


在全體族群分析中,第20題
"我會推薦親人朋友若有健康問題,先找家庭醫學科就醫"
顯示出介入組的認同度比對照組高,且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足以證實以目標為導向的教學架構,強調家庭醫學科是第一線醫療的觀念
能夠顯著改變醫學生對家庭醫學科在行動決策上的認知,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已經被證實

至於第10題"家庭醫學科就是做安寧緩和醫療的單位"
介入組認同度顯著比對照組高,與原本的預測相反
經由與部分學生的討論,認為原題意敘述有所不清
且回顧課程內容設計,得到"家庭醫學科=高多樣性"的印象,
較"家庭醫學科=第一線醫療"的印象更強烈之回饋
此一結果應可歸因於課程設計架構不夠完善所致
這樣的意見亦為日後改進課程的重要資訊

至於2~4題對於家庭醫學科的核心觀念認知
雖介入組比對照組進步,但無達到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可能為收案人數稍有不足的緣故


結論


在學生教學中強調家庭醫學科為第一線醫療的角色
確實可以增加見習醫學生推薦他人"第一線看家醫科"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