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

第七年主治醫師心得


如果以過去七年為界,綜觀過去所發生的事情,我覺得可以簡稱如下:

醫學中心有生涯困境


其實我一開始的第一二年主治醫師當得很沒意思:不管接的東西是什麼,沒人想做或是人人搶著要,反覆在工時極限=稍有錢,過得清閒=沒錢之間打轉。這個模式直到考到老年醫學和肥胖專科之後,也沒什麼改變。因此,在第四五年(莫約2022~2023期間)爆發了嚴重的中年危機,簡言之是不但沒有取得進展,卻發現人必然退步的恐懼。

雖然在第六年的時候得到了一些轉機,但就其發展下去的結果來說,我體認到醫學中心其實比較在乎符合平均和標準差要小,你只要做著跟別人一樣的事情就可以了,如果嘗試加大內部標準差,那就與管理的原則不符。無論是取得講師或是助理教授後,這樣的原則並不因階段而有不同。


沒有人聽過的地區醫院


在一些現實的考量後,我來到了沒有人聽過的小小地區醫院,是一個主打復健科發展的醫療體系。就其規模而言,要說是"大診所"我認為也完全說得通,在社區的位置夠靠近民眾,也同時保有醫院的架構;沒有了龐大組織的要求,科室單位間溝通扁平化。

我發現做的事情和醫中也沒有太大不同,一樣就是門診業務與許多的體檢,只是沒有CT/MRI,而且在這裡現場抽血只需要等30分鐘,X光也都能現照,排除急症和應對老人急性功能減退的能力,都和以前相同。


超音波,新儀器,和新藥物


而且只要我想,隨時也都做得到腹部和甲狀腺超音波,同時也因體檢要做,有時有做到不想再做的感覺,絕不會缺乏練習量。也和復健科醫師有住院會診合作。

好吧復健科的病人突然要ACLS這件事我就不說了~

由於院方購買的雷射機器,申請的週纖達與猛健樂都與我同時上任,加上可以嘗試長庚沒有的藥物(mocalm/vortioxetine),幾個月來就建構完成了在長庚時期沒法做到的服務項目,而且不是研究,是一開始就能夠落地的治療服務。


自費診所成為生涯助力


再加上在醫美診所遇到了能力與境界都更高的老闆(而且原本就配備有雷射機器我也很意外.....),也讓我相信在好的環境裡面,人會長成好的樣子。過去這半年我想是非常重要的累積期,新開的三堂醫學課程,我想應該是這個變化的代表。

感謝在我變動的時候對我有所表態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