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5年7月26日 星期六

2024年重要的老人醫學案例

這是在長庚時期最後重要的老人醫學照顧個案,不但運用到老人醫學觀念技術,且具有代表性,謹此作為參考。


糖尿病,心衰竭與衰弱老年整合照護


2024年9月,我在居家醫療期間拔掉一位80歲女性的鼻胃管和尿管,之後把她回門診追蹤,處理老年共病和肌少症。她的慢性病史主要為:糖尿病,心臟衰竭(HFnEF, EF 60~70),心房顫動。體重38.5公斤,BMI 14,非常細瘦無力,但在家的活動能力和生活自理還不錯,屬於復健很有潛力的那型。

第一輪回診就做了三件重要的處置:

  1. 常常血壓藥吃到低血壓,因此把本來的spironolactone 25mg BID停掉
  2. 做了慢性腹瀉的檢查,發現了無害梭菌並以抗生素治療,使腹瀉緩解,體重上升到42公斤
  3. 從vivifrail C開始居家復健,進步之後進階到vivifrail D

體重回升後貧血也逐漸改善(9.5>10.7)。雖然指導足量蛋白質1.2g/kg/d補充,建議使用HMB營養品。但因患者不願意請居家復能的老師,因此運動與體能的改善陷入停滯,轉給復健科安排也無法配合,因此持續在家自主活動。

去年底還因為心房顫動心率>110,因此調高bisoprolol劑量同時控制血壓和心率。雖然說復健一直沒有達到我要的強度,但在持續的內科處置介入下,倒也都相安無事,漸入佳境。要說有什麼懸念,就是心臟功能既沒什麼要擔心的,又擔心肌肉量的情況下,排糖藥就一直沒加上去。

但過年前突然雙腳腫起來,體重增加七公斤,回診當天最後照了X光才發現,是肺炎誘發心臟衰竭急性發作,這種以前急性住院病人常有的經典案例。而且我也很清楚肺炎對老年人的殺傷力,這一輪下來,好不容易穩住的功能又要下降多少?

我說明這種情況可能要急診治療比較安全,但家屬覺得先不要好了(病人既不喘外表也好好的)。那我其實也沒什麼選擇--算了算CURB-65=1,符合肺炎門診治療的條件,然後就把之前千百不願意的dapagliflozin加上去了。因為不管我之前在怕什麼,急性狀況還是先顧心臟(自費,因為病人本來在用metformin+DPP4)。

所以結論就是:雙抗生素+利尿劑+排糖藥。

然後一個月後(可能跨三個禮拜,因為中間年假,又夾著一個胸腔科回診)病人什麼事都沒有的回來。看體重記錄的改變,很顯然水都消了。

離職前最後一輪的治療中,抽血仍然呈現貧血和血清鐵下降,因此鐵劑補充讓血紅素再次回升(8.5>11.7)。從今年三月開始,沒看到她再坐輪椅回診,都用走的。臨床衰弱指標可以認定為有改善,於是我四月離職前滿分將她送走。

這個病人雖然生命徵象一直是穩定的,但背後的問題一直很多,藥一直在調血糖和血壓,你的眼睛卻要一直盯著心臟。

  1. 血壓控制有問題,多重降壓藥讓低血壓頻繁出現
  2. 血糖藥有問題,因metformin和DPP4的分開處方,讓藥物數量增加
  3. 心臟衰竭的治療有問題,原本beta-blocker+MRA的處方,MRA只剩下控制血壓的角色,可把血壓控制的角色轉移到beta-blocker身上,同時進行心房顫動的心率控制。
  4. 排糖藥沒有出現什麼明顯的副作用
  5. 本案老年症候群主要為多重用藥/潛在不適當用藥,可藉由心血管用藥最佳化改善。


功能性頭暈後併發急性衰弱症案例


一位80歲女性,2024/4大地震後就開始頭暈,胃口不好,吃不下。我初判為急性壓力症與功能性頭暈,除此之外不認為有什麼大的憂鬱焦慮共病。因為有走路不穩而轉神內檢查(檢查正常),SSRI有部分療效,但因食慾與體重問題換成mirtazapine。

但6月份跌倒蜘蛛膜下腔出血住院,之後頭暈變得更嚴重,我更改為SNRI venlafaxine 37.5mg,頭暈改善很多。但7月發生急性功能減退,嗜睡增加,步態不穩和無力更加明顯。事情突然轉變成急性衰弱症,其實我腦袋是一片空白。我趕快把SNRI拿掉;同時轉復健科(安排了PT OT治療);抽血發現eGFR只剩22,又轉腎臟科治療(尿路感染)。

經過腎臟科與復健科治療之後,9月份已無頭暈,功能恢復很多,腎功能復原,恢復為mirtazapine原劑量。11月時已從47增重到53kg,2025/2月份為54.5kg,頭暈與功能已無任何問題。

這個案例熬過兩次大風險的逆境,雖然我也不是很有把握,是做對了什麼事情才讓患者恢復,而且是"完全"恢復,不過這就是一個急性衰弱症所需的老年治療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