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9年11月4日 星期一

抗憂鬱劑治療你必須知道的事


作者:林彥安醫師





抗憂鬱劑對我來說,是在內科治療藥物中相當特別的存在。此類藥物最常被精神科的醫師用以治療精神科領域的疾病,但因為家醫科也常常出現有精神科診斷的病人,加上其他領域的疾病以抗憂鬱劑治療也有效,因此家醫科醫師也蠻常遇到該使用抗憂鬱劑的時機。

對我來說,這類藥物就像是秘密的必殺武器一樣,平時不會常常拿出來,但只要有合理的理由需要用藥,往往都會出現顯著的病情改善。因此在臨床上辨認出合適的使用時機,往往是治好病人的關鍵。


抗憂鬱劑的原理是什麼?





這類藥物雖然以治療憂鬱症的用途而廣為人知,但其本質上卻是一種作用在神經系統,調整神經傳導物質的藥物。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絡就像是wifi網路,神經傳導物質在其中就像是神經細胞彼此間wifi聯絡用的訊號,訊號強了聯絡就會正常,訊號弱了就會聯絡不順,影響神經細胞的功能。這類的藥物作用就在於抑制神經傳導物質的回收,以增加傳導物質的突觸間濃度,使神經網路聯絡功能正常化,改善神經功能。


抗憂鬱劑就是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的藥物嗎?





如果把統稱為自律神經失調的身體症狀,視為源自於大腦功能失調的疾病,如臨床上所稱的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或其他功能性的身體症狀,那確實如此。掌管身體的神經分成體神經和自律神經兩大分支。體神經掌管感覺與意識動作;自律神經掌管內臟的感覺與動作:分成應付緊急狀況的交感神經,與放鬆狀態的的副交感神經彼此互相拮抗。

交感與副交感這兩套神經如活性失去平衡,就會造成內臟的各種症狀,如頭暈,心悸,會喘,腸胃蠕動等症狀,因此常被我們稱為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但自律神經的失調來自於上游的大腦恆定中樞--下視丘;下視丘的功能又由更上游的大腦邊緣系統所調控。邊緣系統就是感受與調節情緒與壓力的大腦區域,因此若情緒與壓力的影響太大,就會影響到下視丘的功能,再往下影響到自律神經的表現。

因此我們感受到生理上自律神經功能的變化,其實是代表上游大腦功能的變化。所謂的自律神經失調,其實多是來自於大腦的失調




抗憂鬱劑的用途--精神科診斷的疾病


雖然抗憂鬱劑一開始是以能夠治療憂鬱症聞名,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憂鬱症都適合使用抗憂鬱劑治療。原則上來說,越嚴重的憂鬱症,藥物治療越有效;生物因素越強的,藥物治療越有效。目前建議第一線用抗憂鬱劑治療的憂鬱症只有兩種:中度以上的重度憂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oderate)和持續性憂鬱症(persistent depressive disorder),合併心理治療療效更佳。

其他比較輕微的憂鬱症,尤其是社會心理因素較強的憂鬱,個人推測是生物因素的機轉並不多,光靠抗憂鬱劑可能不會有足夠的療效,建議第一線以心理治療為主,或是以臨床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決定是否用藥。

其他家醫科常見的精神科疾病,還有廣泛性焦慮症和恐慌症,皆以抗憂鬱劑為第一線治療。其他常見的精神科疾病包含強迫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經前不悅症等等。其他沒有達到抗憂鬱劑適應症的疾病狀況,一樣以臨床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進行討論。其他精神科重症疾病的抗憂鬱劑使用,請遵照精神科醫師的醫囑。

其中一種重疊於神經科與精神科之間的疾病,叫失智症,其併發的神經精神症狀(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例如憂鬱,焦慮,激動,淡漠等等,也適合以抗憂鬱劑治療。


抗憂鬱劑的用途--非精神科的疾病


更年期的潮紅症狀,如果不願意使用荷爾蒙治療,血清素類的抗憂鬱劑也可以改善;各種慢性疼痛包含纖維肌痛症與糖尿病神經病變在內,以正腎上腺素+血清素類的抗憂鬱劑,可以作用在中樞疼痛路徑上而改善慢性疼痛。一些非典型的抗憂鬱劑因為有抗組織胺的附帶效果,也可以用以輔助睡眠障礙的治療。

腸胃道的疾病如腸躁症,難治型的胃食道逆流與功能性消化不良,都可能與自律神經的功能有關,因此在比較後線的藥物治療都有建議使用三環抗憂鬱劑(受體與副作用多,能一次處理到多元化的腸道與全身性症狀)。若明確出現焦慮或憂鬱的共病,也能考慮以血清素或正腎上腺素類的藥物治療。


我只是失眠,不能只吃安眠藥嗎?





因為長期失眠的背後往往有其他原因。如果失眠的背後成因其實是憂鬱症/焦慮症等大腦疾病,只吃安眠藥就像是只用感冒藥壓症狀一樣,而沒有去治療背後大腦失調的問題,而且安眠藥吃久了還會有副作用,例如記憶力變差,對藥物產生依賴性(原本的藥效果減弱,要用更高劑量或更強的藥才有效果)等。

因此安眠藥對於失眠的治療,都是建議短期使用,1~2個月以內就要按照醫囑停止,且最好不要連續每天吃。失眠只吃安眠藥,就像只吃治標的藥,要治療症狀背後的原因,以調節神經傳導物質的藥物治療大腦失常的源頭,才是治本。


憂鬱症不是心理的疾病嗎?為什麼吃藥有用呢?





廣義的身心疾病,成因上其實都有生物/心理/社會三方面的因素。以憂鬱症為例,雖然許多患者是因為心理社會方面的壓力而發病,但也要有容易被壓力誘發的生物體質,才會形成臨床上的憂鬱症。可見易被誘發的體質,也就是生物因素,在身心疾病的形成上是必須的。

而在研究上被發現這些生物體質性因素,就是和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的受體有關。而且個人臨床上有一些憂鬱症患者,是幾乎沒有社會心理的壓力也發病了,這佐證了純生物因素的憂鬱症是有可能出現的。

藥物固然是針對生物因素治療,無法取代心理社會因素改善的重要性(例如藥物治療無法取代心理治療,而藥物與心理治療並行效果可以加乘),但藥物治療的最大意義在於將生物因素有效率的最佳化,讓患者趕緊讓生物大腦方面的功能恢復,因此更有心力去面對心理社會方面的困境或現實。我會將藥物視為讓心理力量恢復的重要方法(例如說我有一位焦慮症患者,治療之後因焦慮降低,更能體察自己的情緒變化,進而更有心力控制自己的生活),在這方面,我認為生理影響心理的效應是成立的。


抗憂鬱劑有哪些種類呢?





根據調節的神經傳導物質不同,也有分成許多種類。受到調節的神經傳導物質主要為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三種。藥物也主要分成以下三群:


  • 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 SARI)
  • 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SNRI, NaSSA, TCA, MAOI)
  • 正腎上腺素與多巴胺回收抑制劑(NDRI)


由於第二類機制上的相仿,我個人把SNRI看成是副作用更少的TCA,把NaSSA看成用途更廣的SNRI(依照副作用與作用受體種類,我個人的使用優先順序為SNRI>NaSSA>TCA)。近年來新的非典型抗憂鬱劑中,agomelatine是作用於褪黑激素的受器,但也會以間接的方式調節正腎上腺素與多巴胺,因此可以簡單的歸類於第三類。而agomelatine也是目前有明確提出實證能提升正向情緒的抗憂鬱劑(其他抗憂鬱劑以減少負向情緒為主,負面情緒變少不等於正向情緒變多)。

用最簡略的方式來說,增加血清素功能會讓人冷靜,增加正腎上腺素功能會提升專注,增加多巴胺功能會讓人有動機。憂鬱症的治療藥物,大致上可以根據患者的症狀表現,選擇與症狀互補的藥物類型;若第一線藥物療效不足,也可考慮加上機轉上有互補的其他抗憂鬱劑。

雖然機制不同,抗憂鬱劑之間的療效大致同等。雖然沒有明確的指引規範,不過依照可能出現的副作用,患者能承受的可能性,與個人的臨床經驗,我在治療憂鬱症的第一線藥物會選機轉單純與副作用少的種類:激躁明顯的患者選擇SSRI(只選副作用少的citalopram/escitalopram/sertraline),淡漠或無喜樂的患者選agomelatine。第二線的建議如下文所述。


哪些人不適合吃抗憂鬱劑治療?


正在出血的患者,或心電圖出現QT延長症候群者為禁忌症。容易低血鈉的患者應小心監測使用。有躁症發作病史的也應避免,應與精神科醫師作個人化的討論。


抗憂鬱劑有什麼副作用嗎?


在還沒出現抗憂鬱劑的療效之前,服藥的患者會先感受到副作用,剛服用1~2周是副作用最明顯的時候,也是患者最容易退出抗憂鬱劑治療的時候。雖然新一代的抗憂鬱劑已經將舊時代的副作用減輕很多,但還是有很多患者因為吃了第一顆藥有明顯的副作用之後,就不敢再吃或中斷治療。最常見的副作用包含頭暈,噁心,食慾不振。其他還有性功能障礙,甚至矛盾性的出現焦慮加重,失眠加重。

以上的副作用大多會在1~2周之內適應。但是,患者個人會出現什麼副作用完全因人而異,也完全無法預測會不會有副作用或有哪些副作用,完全要實際試過才會知道有沒有副作用。我都會鼓勵患者若非完全無法忍受,都要堅持吃完兩周,並同時開立能減輕腸胃與激躁副作用的輔助藥物。在副作用頻繁出現的情況下,可能需要更換好幾次藥物才能找到適合患者的用藥。


吃抗憂鬱劑會成癮嗎?


不會。


吃抗憂鬱劑之後多久之後會有效?





傳統上認為抗憂鬱劑發揮作用的時間,為服用後2~4周之後。不過實際上依個體狀況而異,有人可能提早到1~2週就有效果,有人延遲到4~6週才有效果。不過大體上來說,我們會抓3周為有沒有出現療效的分水嶺,如果在第3週時起碼有出現部分緩解,那有比較高的機會繼續治療會得到完全反應。在3週沒有反應的情況下,建議加大劑量,更換藥物,或加上其他機轉的藥物為第二線治療。在STAR*D研究之中,其中反應率最高的治療為加上第二種藥(30%左右),建議的追加用藥為bupropion/mirtazapine或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quetiapine/aripiprazole)。

以中度以上的重度憂鬱症來說,經過以上二線的藥物處置,症狀在三個月之內減輕50%以上(我們稱為治療有反應)的機會大致為2/3左右。如果無法由以上的藥物治療獲得改善,個人會認為這位患者的憂鬱症內含的生物機轉占比可能並不多,有更多可能是來自於心理或社會機轉的因素,需要積極加入心理治療與社會方面或其他非藥物治療的介入。


抗憂鬱劑治療需要吃多久?





重度憂鬱症的治療期間依過去發作次數而定。初次發作在症狀完全緩解後,維持治療6~9個月可逐漸停藥;第二次發作需要持續維持治療兩年;第三次以上發作建議終身維持治療。

廣泛性焦慮症建議持續治療12個月,恐慌症建議持續治療8個月。


結論


  1. 在正確的適應症下使用抗憂鬱劑,可以期待有明顯的療效。
  2. 然而抗憂鬱劑服用初期產生的副作用,是持續治療與完成治療的一大障礙,無論是承受或是換藥,值得仔細與患者溝通與事先做好建設。
  3. 抗憂鬱劑第一線治療無反應為常見的臨床情境,若提升為第二線治療還是無反應,而後的處置目前尚無一致的定論,而比較接近臨床藝術。第二線治療仍反應不佳的情況下,一般會建議轉介給精神科做後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