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學術與實務在本地差距非常巨大的臨床問題
針對這次的經驗作深入的檢討
問題的根源
先講結論,一般教科書上所建議的檢查流程,並無法在台灣實行
這個主題在任何一本手冊或教科書,都可以寫的洋洋灑灑
下面是AAFP給的檢查建議
裡面有一些糞便電解質的檢驗,特殊蛋白質的檢驗,在台灣都無法做
所以在台灣的場合,這個流程圖就會變下面這樣:
一切都變成白搭
所以,國外的做法明顯不適用於台灣,我們也要有自己的策略
台灣能用的武器
- 一般糞便檢驗
- 糞便培養
沒了,有必要時再加個
- 大腸鏡
所以台灣臨床上所能扮演的角色
就是用詳細的病史區分出比較屬於watery,inflammatory,或malabsorption任一種
然後在檢驗上全力排除感染性疾病
懷疑特定疾病時,用大腸鏡檢查
在我們的臨床上,就變成這樣的簡易邏輯
回到病人
我的病人是困難梭菌感染,在學理上屬於發炎性腹瀉
但是糞便檢查上並沒有顯示出發炎性的特徵,無法用糞便檢查的特徵來分類
由此可知,全力排除任何感染的可能性,還是最重要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