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5年6月28日 星期日

快思慢想


這是兩年前當兵時看完的書,舊文重貼
本來是分成三篇寫,現在重新結合成一篇


需要看兩遍



我真的覺得這是一本蠻硬的書,拿諾貝爾獎的學問說好懂是騙人的
至少我看第一遍有>60%沒看懂吧
因為這本不管在頁數,深度,還是資訊量都有點太超過,一篇文是交代不完的
索性先把它分成兩個部份
前半大抵是在講心理學,後半就進入行為經濟學這種更加客觀化的領域
最後一章很意外的把正向心理學的內涵更加深化,超值得一提
原來人類的正向感可以用經濟學來提供估計的架構,有這段就值得了
那這次先交代心理學


神經心理與捷思


首先就是系統一和系統二
系統一就是直覺,就是認知放鬆;或是經由訓練的專業直覺,這種的叫型態辨認
系統二就是意志力,是理性
使用系統二很累人,這點在<輕鬆駕馭意志力>也提過,所以一般不使用
像"眉頭一皺,覺得事情並不單純",這種反應就是使用了系統二
所以跟一般人講事情的時候,只要騙過他的系統一,不使起疑,就會被接受
所以話術本身,就是針對系統一的特質來作用的

再來就講到思考捷徑這個大主題,因為心智會用一個簡單的問題,來代替困難的問題
大部分的機制都跟priming effect有關係
這個意思是說,心智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線索暗示,然後產生相關的聯想
對,priming effect就是在講暗示和聯想
給一個暗示腦子就會開始自動聯想
被暗示是無意識的,聯想則是自動的
利用這個原理,就能至少最低限度的操控人的思想,生活上非常常見
如halo effect, framing effect, anchoring, representative heuristic, emotional heuristic, availability bias, ideomotor effect, 以及以偏概全等,就是這樣的表現


統計學


雖然統計觀念能夠克服心智的偏見,反應這世界較真實的面貌
但是心智本身非常不具備統計學的直覺
例如說,貝氏定理不要跟我說你沒學過,但遇上真實案例的機率判斷,就是會漏掉背景比例
這就是為什麼醫學專業這麼強調流行病學,永遠看盛行率,就是不要讓你忘掉
不管看起來多像罕見疾病,最常見的疾病永遠要擺第一
據稱也只有醫學界最重視統計基率這方面的訓練(雖然我覺得那些vs並不知道這是啥)
如果一件事情有統計相關和因果相關兩種可能,心智絕對會偏向因果相關的解釋
例如說有個東西叫做均值回歸,大體來說就是極端值的演變會向平均值趨近
以及相關係數不為1的概念
這就完全是隨機性造成的正常變異性,偏偏就是有人要作因果解釋
白費力氣

再來是預測
短時間趨勢可以掌控,長時間變化無法預測是不用懷疑的
但是如果要預測,是要留給公式?來是給人來?
很可惜的,公式比人準,因為人的意見沒有信度,沒有信度的東西就不用談了
信效度皆不明的情況下,至少要先追求信度
這也是臨床醫學運用這麼多xx score, xx criteria的原因,就是追求有信度的預測
本書還記載了婦產科鼎鼎大名APGAR SCORE的由來
數字加來加去看起來好像很無腦,但只要比人準就贏了


展望理論與損失規避


從下面開始應該要算是行為經濟學的領域,把人的行為可以量化來探討
因為傳統經濟學假設人是理性的,但這太過信任系統二的使用頻率
所以行為經濟學比較能夠如實的描繪出系統一的運作
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固然是其中的核心
很意外的在<漫畫 心療系>這部作品的第二冊中介紹到
ㄜ  簡單來說,傳統經濟學把"效用"當成是通用的貨幣
而行為經濟學認為,"心理效用"的多寡,應該建立在"得或失"的變化上,而非資源的總量
雖然不清楚什麼叫展望理論,但展望的意思,應該就是看當下的變化量,而非累積下來的總值
而同物理量的得失,失去的心理效用又大於獲得,比較怕失去,這叫損失規避
再來就是邊際效應遞減,這點承襲自傳統經濟學,得失兩方面都是
所以展望理論的有三個核心觀念
1. 對參考點的得失評估
2. 損失規避
3. 邊際效應遞減
而損失規避可以用來解釋賦稟效應(既得利益者的保守),就是因為失去等值的心理效用比獲得大

而四象限型態是展望理論的延伸,描述在得失個別的狀況下,人因應風險的態度

而在機率的連續性上,極高的機率和極低的機率,不只是定量的變化,更有定性的變化
像從0=>1%,變化量不只是1%,更是從無到有,涉及可能性的存在,這叫可能性效應
因為專注在特定狀況之故,人會高估這個"可能事件"的機率,使他高過1%
也就是說,人只要注意到某稀有事件"可能"發生,就會高估其實際發生率,
即是說"有可能就會高估"
(以機率1%來論)
好事就會去賭(樂透?),壞事就會去躲(開刀致死率之類的)

而從99%=>100%,則涉及不確定的消失,這叫確定性效應
(以機率99%來論)
壞事會尋求風險換取不發生的機會(用謊圓謊避免拆穿),好事會希望消除不確定因素(見好就收)

其中人類對於小機率所代表的意義相當不敏感,不明白小數點後2位和後4位差多少
這個時候轉換成絕對值,說是一萬個人會死1個還是100個人的差別,就能夠左右他人的看法
這是因為注意到作為分子的鮮明事件時,會忽略掉分母大小的緣故
本書所提及的正向心理學內容,其實在於怎麼解讀你過去的經歷
嗯,首先可以解釋賽利格曼那一套曾經說的,很多次小好事的正向感會勝過一次大好事
帶入行為經濟學-展望理論就可以解套,心理效用是看得或失而非資源總量
很多次小型好事就代表一直在得,整體效用會勝過只出現一次的大型好事


整體印象的形成與偏差


其實不管正面負面都一樣啦
根本的關鍵在於,"體驗"到和回憶到的內容是不一樣的...
體驗當然就是隨著時間順序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加總在一起
回憶呢,則是系統一產生的"整體的印象",而如何定義整體的印象?

極端事件和結尾的平均

所以特別極端的事件會被我們記住,最後的印象也會被記住,最後成為我們的整體看法
至於持續的時間長度,其實會無感,被忽略掉
例如說剛下部隊的四個月,我對其賽度的評價並不會因是一個月還是四個月有不同
以前當兩年兵和一年兵的差別亦然,回想起來的印象並不會有太大的不同
例如說對於高榮的印象,其實是由很多片段的事件所組成,包含大好大壞(其實沒有大壞...)
不過最後一天有個很爛的印象,這也影響到最終的評價
再說過去三個月的支援,也不是一帆風順,正反都有,但被記住的也是特定的特別好的事件
形成整體上偏好的印象
醫療工作上也是一樣的,會記住的都是對我們特別好或特別壞的病人
而整體好壞的印象都來自這些極端值
平均值就不會留下什麼印象

要拿當兵來說的話,所謂"時間過很快"這種說法
其實是一種以記憶回顧起來,出現"時間長度忽略"的狀況
因為就只記得特定事件,其他留白就會被刪掉
所以是一種從事後回顧才會形成很快的假象,賽的當下還是痛不欲生的


結論


本書最重要的價值,我認為在於對展望理論的理解
這涉及領域之廣,從行為科學,認知心理學,乃至正向心理學,都有很強的解釋能力
對人類的心智如何看待世界,確實是至關重要的理解